兰州!兰州!有人说,因为一个人,爱上一座城
编者按:有人说,因为一个人,爱上一座城。也或许是因为一段青梅往事,也或许是因为一座老宅,也或许是因为一段繁华的街景,也或许是因这座城。风韵犹存,散发出的历史的厚重,文化的底蕴,浸染了这座城里的古典。
对于一个二十多年一直没有去过兰州的人,或许是没有资格写兰州的。
今年,两位表哥分别踏进兰州的土地,与远在那里的家人团聚,使我忍不住把对这座既生硬又熟悉的城市的情感笔耕出来,跃然纸上。
印象里的兰州,仿佛是大姨的故乡。
自打有记忆起,就清楚的记得大姨与姨夫一家居住在兰州,相比于烟台,兰州是个很遥远的城市,因而我与大姨相见的年岁变成了一岁到五岁,九岁,十三岁……不能够保证是每一年。
那时候还没有高铁,大姨每每回到家乡,都需要乘坐绿皮火车,一晃荡就是好几天。
每次见到她,都是照片里的模样,直到现在,无论是出游还是家庭聚会,朋友圈里的大姨青春不老。
大姨每次来都是喜欢与我下跳棋的,结果基本上都是我输,一个原因是大姨水平太高,另外,虽然我年纪尚小,我还是会在能赢的情况时故意输给她,我喜欢见她胜利的喜悦,毕竟与她下棋的机会就那么多。
多的日子里,我只能在电话那头儿听见大姨的声音,母亲会时常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顺便听一听兰州。兰州,就这样代表了大姨,有时候一座城,更能被情感寄托替代它本身的地理意义。因为地名有个州字,往往能让我觉得它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,历史上的兰州是边关要塞,亦是军事重地,或许我们依稀记得同在甘肃的敦煌莫高窟,王之涣的那句‘’春风不度玉门关‘’。
兰州又名金城,取自‘’金城汤池‘’,依皋兰山。可能距离陕北比较近,那些文艺电影高产的地方,我会把兰州地貌混淆,时常觉得那里会有高原,泛黄的土地,有垭口,有驼队。
我们会记得地图上那经常在兰州地名圈圈的符号,是的,兰州也是铁路的交通枢纽。
翻阅亲人在兰州取景拍照留念的地方,经常会有五泉山公园,黄河母亲雕像。兰州是唯一一个黄河贯穿的城市,文明的大河在美丽的城市呼啸而过,这样的景致,岂能不美?
对于他人来讲,提起兰州,他们或许会想到左立翻唱的《董小姐》里那句歌词,‘’点上一支兰州‘’,那个产自兰州,取名兰州的香烟。
还会想到满大街的兰州拉面馆,做面的师傅往往是带着小白帽的回族人,对,兰州也是回族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。
十八大以来,在习主席提出的‘’一带一路‘’倡议下,相信兰州依然会依托地理位置发挥出它更大的作用。
现在大姨年纪大了,不便于远奔。我们这些家乡的晚辈,该从这里到那里去了,或许表哥表姐的孩子,会依稀记起这些从远方而来的舅舅、小姨,也会用笔头写下东方的海滨,写下烟台,就像我一样。
人生是周而复始的交接循环,亲情也是。
有时候,一座城,更能被浓烈的情感寄托盖过它本身的地理意义。
文/林建伟